論壇主題:共融 共生
主講嘉賓:方李莉、鄭長鈴、張海江
論壇時間:2022年6月22日(周三)下午1:30-5:40
騰訊會議:253 339 089
主辦單位:大連鄉村建設研究基地、大連人類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協會、遼寧省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基地、遼寧城鄉環境藝術創新與智能化設計研究中心
承辦單位: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論壇提要:
1. 曹福存 致辭
2. 方李莉《中國藝術鄉建的理論與實踐》
3. 鄭長鈴《非遺視角下的鄉村振興之文化問題思考》
4. 張海江《一滴水的未來,青山村未來鄉村實踐》
嘉賓簡介:
方李莉,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特聘首席教授,東南大學藝術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英國杜倫大學客座高級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咨詢專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出版有十余部專著,并在各類雜志上發表論文200余篇,承擔過多項國家重大及重點研究項目。多篇論文和專著被翻譯成英文、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等不同國家的文字并出版。曾任北京市第十三屆、十四屆人民代表。所獲得的榮譽有:全國總工會授予 “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稱號;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先進工作者”稱號;文化部授予“優秀專家”的稱號;全國婦聯授予“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的稱號,2014APEC女性領袖峰會授予:“最杰出女性獎”。
鄭長鈴,中國藝術研究院二級研究員,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F為UNESCO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第一屆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五屆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中國民協中國民間文化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福建省弘一大師文教藝術研究院院長、全國文化智庫聯盟常務理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藝術教育聯盟專家理事。著有《陳?D及其<樂書>研究》《大樂天心》《大樂天心續編》《大樂天心三編》等,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及時空可視分析技術研究》子課題《長城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數據庫建設》、福建省社科重點課題《海上絲綢之路與南音文化海外傳播傳承研究》《唐代樂舞遺存與當代南音傳承傳播研究》等,發表文論百余篇,主編論文集、叢書、集成近百冊。近年發表《重釋文化,助推高質量發展》《閩東之光“點亮”的文化思考》《中國道路與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優越性》《“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及認知調查報告》等,被學習強國等平臺轉載。
張海江,中山大學邏輯學哲學學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公共事物管理與環境科學雙碩士畢業?,F供職于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領域為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水源地保護,農村社區發展和環境教育。曾在中國第一個民間自然保護區——四川老河溝保護區工作,負責保護區科研標準化和保護區全面管理制度建立。2015年開始在杭州市余杭區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和萬向信托合作建立中國鄉村水源地保護項目,并將當地廢棄小學改建成青山自然學校,向周邊城市學校、企業和各類組織開放自然教育和志愿者活動,致力于將青山村打造為中國第一個集自然保護、自然教育、生態旅游、傳統文創手工藝為一體的生態村落。2018年,推動TNC與麗水市人民政府簽訂國家公園戰略合作協議,主要與百山祖國家公園合作保護地役權,志愿者體系創建和管理、國家公園徒步旅行開發等項目。2021年,負責世界銀行浙江新安江生態保護貸款項目水基金項目,致力于農業污染治理和流域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建立。